【乳癌防護綠拿鐵】1人份
•高麗菜50克
•羽衣甘藍 30克
•西洋芹 20克
•香菜 3克
•蘋果(去核) 100克
•藍莓 50克
•檸檬(去籽帶皮切片) 1片
•亞麻仁籽 1大匙
【乳癌防護綠拿鐵】1人份
•高麗菜50克
•羽衣甘藍 30克
•西洋芹 20克
•香菜 3克
•蘋果(去核) 100克
•藍莓 50克
•檸檬(去籽帶皮切片) 1片
•亞麻仁籽 1大匙
他們用綠拿鐵逆轉糖尿病
台灣幾乎每10人就有一人有糖尿病。更可怕的是:根據國衛院統計,全台灣約有500萬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的階段,也就是空腹血糖介於100到125mg/dl,或糖化血色素高於5.7 %小於6.4%。這些人如果不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大約在10年內有70%的人會變成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說台灣每4人就有1名糖尿病高風險人士。更需要注意的是: 雖然還只是糖尿病前期,血糖對血管和神經的傷害已經開始,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動脈硬化提早發生、神經病變風險也開始顯現,如刺痛、麻木,所以糖尿病前期事實上已經進入病程。
過去2型糖尿病被稱為富貴病,因為是後天吃出來的,所以是40歲以上成人的專利,現在兒童及青少年患者也不少見。根據臺大醫院的資料,台灣每年新增600到700名青少年2型糖尿病病患。尤其體重異常的學童,血糖異常的比例高達35.4%。而國外有研究顯示30歲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減少14年,遠高於70歲確診者平均只減少2年。因此家有過胖或家族病史的學童、青少年家長,更要提早關注孩子的血糖問題,並且從生活方式開始改變。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敢喝蔬果汁,擔心血糖會飆高,但是獲得糖尿病照護品質卓越獎的張軒睿醫師,十年來用綠拿鐵蔬果汁幫助不少病人成功控糖。另外一位綠拿鐵同好何若斯,更用綠拿鐵在半年內完勝糖尿病。
用綠拿鐵半年完勝糖尿病
何若斯在2020年確診糖尿病,當時糖化血色素9.9%。於是照醫囑每天吃兩顆降血糖藥,一顆降血壓藥,一顆降血脂藥並嘗試用飲食控糖,但兩年半下來,糖化血色素始終膠著在6.7%~7%左右,他形容那兩年半生活宛如地獄。
2023年中受到罹癌及父親過世的影響,覺得該為自己的健康盡點力,於是開始喝綠拿鐵,加一顆水煮蛋當早餐。並發現早餐喝綠拿鐵血糖很容易保持平穩,三個月後回診,糖化血色素回到正常的5.6%,醫生鼓勵他繼續維持喝綠拿鐵。為了不想讓自己的飲食受糖尿病拘束,他開始加上日行萬步,讓過剩的熱量透過運動消耗掉,發現血糖降得更快,三個月後回診,糖化血色素依然保持5.6%,但他向醫師坦白會偷偷減藥,否則血糖會過低,於是醫生收回他的慢箋,四顆藥都不用吃了,而且不用再回診。為了更準確瞭解血糖的變化,他在2023年11月開始配戴24小時的血糖偵測器,不斷的紀錄分析數據調整綠拿配方至今!
更激勵人心的是,2023年6月他確診胰臟癌末期,醫生告知快的話一兩個月,最多剩半年餘命。在跟醫生確認手術風險過高,預後效果也不理想後,他放棄治療,保持喝綠拿鐵+日行萬步的生活方式,同時從2023年中開始,在臉書分享他的抗癌日記,每天+1,照他自己的描述: 每天活跳跳,癌指數也下降。他不僅在臉書PO每天喝的綠拿鐵,還上過我的「健康4.0」直播,也不時應邀和糖友分享他的抗糖經驗。他說:「也許跟大家分享如何用飲食和運動逆轉糖尿病,就是我的使命」。
陳月卿歷年暢銷健康書籍
《時時刻刻微養生》
陳月卿精研與實踐健康生活30年,順應現代生活忙碌節奏,獨創簡易可行的「微養生」心法。從起床到入睡、從坐臥到行走,皆能輕鬆落實「養生即日常」的健康美學。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
適合各種年齡層、針對不同病症提出適合的營養需求和飲食建議。最詳細的82道全食物食譜,美味可口、簡單易做,輕鬆把菜單變藥方,找回健康自癒力,吃出最佳抗癌力。
《綠拿鐵,排毒魔法飲》
精選「綠拿鐵同好會」蔬果昔營養食譜,作法簡單變化多、食材易取花費少,懶人一次就上手。蔬果昔新手必看的配方,就算是老手也能從中變化出自己的綠拿鐵菜單。
台灣幾乎每10人就有一人有糖尿病。
更可怕的是:根據國衛院統計,全台灣約有500萬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的階段,也就是空腹血糖介於100到125mg/dl,或糖化血色素高於5.7 %小於6.4%。這些人如果不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大約在10年內有70%的人會變成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說台灣每4人就有1名糖尿病高風險人士。
更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還只是糖尿病前期,血糖對血管和神經的傷害已經開始,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動脈硬化提早發生、神經病變風險也開始顯現,如刺痛、麻木,所以糖尿病前期事實上已經進入病程。
過去二型糖尿病被稱為富貴病,因為是後天吃出來的,所以是40歲以上成人的專利,現在兒童及青少年患者也不少見。根據臺大醫院的資料,台灣每年新增600到700名青少年二型糖尿病病患。尤其體重異常的學童,血糖異常的比例高達35.4%。而國外有研究顯示30歲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減少14年,遠高於70歲確診者平均只減少2年。因此家有過胖或家族病史的學童、青少年家長,更要提早關注孩子的血糖問題,並且從生活方式開始改變。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敢喝蔬果汁,擔心血糖會飆高,但是獲得糖尿病照護品質卓越獎的張軒睿醫師,十年來用綠拿鐵蔬果汁幫助不少病人成功控糖。另外一位綠拿鐵同好何若斯,更用綠拿鐵在半年內完勝糖尿病。
用綠拿鐵半年完勝糖尿病
何若斯在2020年確診糖尿病,當時糖化血色素9.9%。於是照醫囑每天吃兩顆降血糖藥,一顆降血壓藥,一顆降血脂藥並嘗試用飲食控糖,但兩年半下來,糖化血色素始終膠著在6.7%~7%左右,他形容那兩年半生活宛如地獄。
2023年中受到罹癌及父親過世的影響,覺得該為自己的健康盡點力,於是開始喝綠拿鐵,加一顆水煮蛋當早餐。並發現早餐喝綠拿鐵血糖很容易保持平穩,三個月後回診,糖化血色素回到正常的5.6%,醫生鼓勵他繼續維持喝綠拿鐵。為了不想讓自己的飲食受糖尿病拘束,他開始加上日行萬步,讓過剩的熱量透過運動消耗掉,發現血糖降得更快,三個月後回診,糖化血色素依然保持5.6%,但他向醫師坦白會偷偷減藥,否則血糖會過低,於是醫生收回他的慢箋,四顆藥都不用吃了,而且不用再回診。為了更準確瞭解血糖的變化,他在2023年11月開始配戴24小時的血糖偵測器,不斷的紀錄分析數據調整綠拿配方至今!
更激勵人心的是,2023年6月他確診胰臟癌末期,醫生告知快的話一兩個月,最多剩半年餘命。在跟醫生確認手術風險過高,預後效果也不理想後,他放棄治療,保持喝綠拿鐵+日行萬步的生活方式,同時從2023年中開始,在臉書分享他的抗癌日記,每天+1,現在已加了414天,照他自己的描述: 每天活跳跳,癌指數也下降。他不僅在臉書PO每天喝的綠拿鐵,還上過我的「健康4.0」直播,也不時應邀和糖友分享他的抗糖經驗。他說:「也許跟大家分享如何用飲食和運動逆轉糖尿病,就是我的使命」。
何若斯的抗糖綠拿鐵原則:
要每天“早上”喝/精準秤重抓比例/每天走路運動微出汗/禁零食/不熬夜/正向心態……違反任何一項,效果就會受影響!
【控醣抗發炎桑苗紫拿鐵】
食譜創作者: 張軒睿
/食材/
三日苗 50g (因為三日苗會有點嗆,可以先少量測試自己的接受度,再加量)
桑椹60g
熟黑豆25g
黑芝麻粒20g
酪梨1/4顆
亞麻仁籽1湯匙
薑黃粉1小匙
好水300c.c.
【烤去骨鯖魚佐番茄紅洋蔥小黃瓜】
食譜創作者: 羅勻吟
/食材/
醃製挪威鯖魚1片
熟番茄1個或小番茄10個
紫洋蔥1/3個
小黃瓜1條
【油醋醬】
檸檬汁20ml
冷壓橄欖油 50ml
蜂蜜或楓糖 1茶匙
【抗糖綠拿鐵】
食譜創作者: 抗糖教主何若斯
「2.5份蔬菜+2份水果+1.5份蛋白質」1人份800ml
/食材/
羽衣甘藍葉 生重250g (需汆燙) (也可以用其他當季當地的綠色葉菜取代)
蘋果50g
檸檬切片 約20g
鳳梨40g
聖女小蕃茄 3顆約30g
百香果40g
香蕉40g
【減醣芭樂精力湯】
「2份蔬菜+1.5份水果+1份蛋白質+1份油脂」
一人份成品480c.c.
/食材/
/作法/
把所有食材置入調理機,打60秒。倒入杯子後,再加1-2大匙優格做成漂浮。
【DIY無糖優格】
【寫給60+的你】(歡迎分享本文章連結,未經本人授權請勿擅自轉載或COPY文字和照片!)
雕塑大師朱銘突然選擇離世,讓許多喜愛他作品的粉絲為之心碎、不捨,據說原因是久病。
前不久,一位年方62歲的學界朋友突然墜樓死亡,警方在現場發現遺書,文中表示因「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令認識他的人十分傷痛。他為人謙和、治學嚴謹認真,事發前一天還全程參加一場座談會及會後的餐敘,完全看不出異樣。
這讓我想起,我在64、65歲左右也經歷過腦力、體力大幅衰退,昔日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變得過目即忘,甚至腦中會突然一片空白;過去輕易能做到的動作,變得費力,腳經常扭傷,甚至莫明摔倒⋯;免疫力失調,開始過敏。當時有點沮喪,更多的是錯愕,「我這麼注重養生為什麼會這樣?」
認真研究之後發現:人體有3個加速變老的階段,分別是34歲、60歲和78歲。60歲以後各項機能步入老年,衰退速度加快,如心臟每搏輸出量(指一次心搏,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較20歲時減少30%~40%,導致身體供血不足和代償失調等問題。
60歲左右,口腔、食道、胃腸功能逐漸衰退,消化功能下降,營養吸收受到影響,便祕和胃腸道疾病風險增加。
60歲,免疫功能也開始下降,《衰老》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T淋巴細胞總數不斷減少,免疫功能隨之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
再加上60歲正處於更年期末期和退休生活轉換期,超過半數的60歲以上人群都會對自身健康感到擔憂並有不安全感,加重心理負擔,更易導致情緒不穩、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瞭解了原因,我開始思考研究如何克服衰退。
我發現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為了提高更多健康益處,65歲以上的人應該每週進行300分鐘中等強度的心肺運動,加上肌力及平衡等多元性運動訓練,除了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加肌力、減少跌倒,改善腦部供血,減少記憶力衰退或突然斷線。記得長我4歲的老公是從61歲開始跟隨教練規律運動,每周兩次,強度令我咋舌,而他也從那個時候開始體力越來越好,臉色越來越紅潤,甚至到65歲大腿還長出肌肉,每次寫文章,讀過的資料信手捻來。
春天已經接近尾聲了,5/5是立夏,就代表進入夏天,夏天最重要的是要養心,因為夏天天氣炎熱容易心煩氣躁、大量出汗,這都會增加心臟負擔。
接下來5/8是國際卵巢日,5/14是母親節,都是跟女性有關的節日,卵巢是女性獨有而且重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女性荷爾蒙及製造卵子,女性能否生育、容光煥發、身材窈窕及青春有活力,全靠卵巢功能是否能發揮作用,所以說「卵巢養好,女人慢老」,這是每位女性不論年齡必修的功課,再加上夏天到了衣服越來越輕薄,多餘的肉肉就藏不住了,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介紹幾道減脂、減醣、養心、養卵巢的美味料理,大家一定要學起來喔!
【女性保養卵巢的方法】
1.作息正常,不要常熬夜,避免失眠。
2.適度紓緩壓力。
3.多吃蔬果,少吃油炸食物,並適量補充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
4.適度運動,BMI不要超過27。但也不能過度運動或過度節食,BMI不能低於18,體脂肪不宜低於22%。
5.吃早餐,不吃早餐,飢腸轆轆地開始一天的工作,身體為了取得動力,會動用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之類的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之外 更會出現便秘、肥胖,亞健康、內分泌失調、卵巢早衰等現象。
【羽衣甘藍鮮蝦沙拉佐酪梨醬】 本人只吃新鮮的食物,不推薦任何羽衣甘藍粉/汁或桑椹粉/汁等產品,小心詐騙廣告!
雖然新冠疫情漸漸淡了,但是另一場隱形疫情卻仍在全球蔓延,它不是傳染病,卻每5秒就造成一人死亡,台灣幾乎每10個人就有一個罹患這種疾病,而且據說還有很多人排著隊準備加入,連糖尿病名醫也差點入列。
請到久坐少動,加上遺傳的關係,自己也進入糖尿病前期的游能俊醫師,聽他現身說法,他究竟如何逆轉糖尿病前期。
【青花椰綠拿鐵 菜多減醣版】(1人份/成品: 510c.c.)
「2份蔬菜+1份蛋白質+1份水果+1份油脂」
食譜創作者: 陳月卿
/食材/
天氣暖,補冬的行情淡,但是有一種營養素一定不能缺,吃對它就能減脂塑身、預防肌少、提升免疫力,可惜國內一半以上的人都吃錯。其中最需要關注的就是學童、青少年,30到39歲的女性,還有50歲以上的熟齡族。
2022年7月癌症關懷基金會發表兒童飲食大調查發現:學齡兒童只有2成蛋白質吃得剛剛好,其餘8成不是吃太多就是吃太少,而且蛋白質來源有九成都是動物性蛋白質,特別喜歡紅肉,跟衛福部建議最好一半是動物一半是植物差的很遠,容易吃進太多動物性脂肪,造成肥胖及日後三高等慢性疾病。
蓉媽咪營養師幫孩子補充蛋白質的方法👇
【葡萄優格黃豆植物飲】(1人份/成品: 335c.c.)
食譜創作者: 陳冠蓉營養師/蓉媽咪營養師健康寶典
/食材/
/作法/ 將所有食材置入調理機,打75秒~90秒。
/營養成份/ 單位: 1人份
天氣漸漸變涼,我們的身體也會需要多增加一點熱量,所以在這個季節可以吃一點五穀雜糧和根莖類像蓮藕、山藥、銀耳、百合和南瓜、紅蘿蔔等食物,來潤肺養脾。
很多人怕胖,一點澱粉都不敢吃,然而研究發現這樣反而容易讓自己變成易胖體質,因為減掉的都是水分,隨便多吃一點就很容易復胖,甚至比以前更胖。
那究竟該怎麼吃才不會變胖呢?答案是少吃麵食、適當的吃一些米食。
日本京都同志社女子大學今井具子教授和研究團隊發現,以米飯為主食的國家肥胖盛行率較低,每人每天只要多吃50公克也就是半碗多的米飯,全球肥胖人口就可以減少1%。
因為米飯中的膳食纖維比較高,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比麵粉要長,所以吃米飯比較有飽足感,同時吃米飯後血糖上升比麵粉慢,刺激胰島素作用也比較慢,血糖不會太快下降,所以脂肪合成比較慢,如果能把白米改成全穀類的糙米,升糖指數更低,效果更好。
【我的朋友2個月內糖化血色素從11.4降到6.9】
2022/6月初去做MRI檢查時發現
糖化血色素11.4
飯後血糖364
低密度膽固醇164
被拒絕做M R I檢查
【創意米蒸包】
食材
步驟
食譜來源/台南CC
【潤肺杏仁米漿】
食材
步驟
*也可加入花生等其他堅果,製作不同口味的米漿。
水腫、疲憊、暈眩、心悸,渾身不舒服?
去濕健脾、清熱護心有方法
陳月卿 | 排除體內濕氣 去濕茶 | 健康4.0精華
#糙薏仁紅豆水 #身體濕熱 #消水腫
陳月卿 | 濕邪好可怕 水腫.疲憊.暈眩.心悸 | 去濕健脾清熱護心有方法 | 健康4.0直播
#去濕氣 #祛濕茶 #利尿消水腫
03:15 去濕第1招 補陽氣
04:00 去濕第2招 艾炙
06:00 去濕第3招 糙薏仁紅豆水
陳月卿 | 排除體內濕氣 去濕茶 | 健康4.0精華
#糙薏仁紅豆水 #身體濕熱 #消水腫
陳月卿 | 桑椹不易保存怎麼吃 | 低糖桑椹醬 | 健康4.0精華
#超級果實 #果醬 #養顏美容聖品
陳月卿 | 早上起床做五件事 跟惱人的鼻子過敏說BYE | 抗過敏起床式 | 健康4.0精華
#過敏 #起床儀式 #擊大椎